

走进浦东图书馆,一楼大厅一角,是第二届任溶溶“童诗童话”原创征集活动作品展示,另一边是VR展览“宇宙猜想/重返侏罗纪”。10月22日,“第五届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浦东图书馆学术论坛”在浦东图书馆举办,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关注到数智时代图书馆的转型,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、艺术馆的形态和功能日益交叉,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呈现融合之势。
浦东图书馆一楼的VR体验区域。施晨露摄
本届论坛由上海浦东图书馆、苏州图书馆、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学会、苏州市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,同时得到金陵图书馆、杭州图书馆、宁波图书馆等10家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协办支持,以“破界·融合·共生——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”为主题,开展学术论坛、案例分享会、文创开发微论坛等活动,汇聚行业智慧,展示创新实践,联合长三角及全国图书馆界,共绘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新图景。
主旨报告环节,段勇和复旦大学教授、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,苏州图书馆党委书记、馆长接晔先后作了题为《GLAMS 视域下的数智时代图书馆》《天堂是智能的模样?——人工智能的走向及对图书馆场景的可能影响》《从“先行先试”到“多点开花”——苏州图书馆的时代担当》主旨报告,阐释GLAMS视域、人工智能等因素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,展现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与战略布局上的实践探索。
论坛现场。施晨露摄
在“问道于行——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创新案例分享会”上,上海大学美术馆、南京图书馆、金陵图书馆、苏州图书馆、杭州图书馆、温州市图书馆、滁州市图书馆代表分别围绕《人工智能赋能博物馆、美术馆的策展实践与思考》《南京图书馆“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”案例》《活化典籍资源,融合地方文化,打造可持续的沉浸式体验新业态》《“阅读与传承”——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多元化》《从阅读推广到美育融合,构建青少年成长新生态——杭州图书馆“太阳风”活动品牌创新实践分享》《温图“蝶儿飞”百队千户阅读漂流实践案例》《“百位名家进滁图”系列品牌讲座》等主题,分享各馆创新实践。
同期举行的“创意新生——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微论坛”上,来自长三角地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的代表围绕文创产品开发路径、馆藏精品文献的文创IP转化、文创破局与共创实践等话题深入探讨,分享在文创领域的积极探索。
活动当天同步举办了第二届任溶溶“童诗童话”原创征集活动颁奖仪式、第五届长三角亲子绘本插画创作大赛颁奖仪式,并正式启动“浦浦到家 书香万家——浦东图书馆开架网借服务”。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浦东图书馆从设施布局、资源建设、品牌项目、服务效能、治理能力和专业影响六大维度系统推进,“十五五”期间将以“七大观”为引领,即大设施体系观、大资源藏用观、大服务协同观、大品牌集群观、大数智融合观、大提升治理观和大传播观,推动现代公共图书馆标杆建设。
浦东图书馆发布新版宣传片。施晨露摄
联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